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会议

百年大党与世界变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政治学会2021年年会综述


2021年5月28—30日,中国政治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百年大党与世界变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特色政治学学术话语体系”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联合承办。来自于全国各地1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关于百年大党与国家治理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了丰富的现代国家治理经验,对此专家学者们给予充分关注。有学者从构建新型现代国家角度探讨了中国共产党救国、兴国、强国的百年道路,认为中国新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内生性、创新性、有效性、正当性和可持续性,形成了坚持实事求是、统一领导、包容多样、以变求通、和平发展等基本经验。有学者提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伦理价值、制度和执政力紧紧地和人民利益结合在一起,铸就了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强大凝聚力。

与会学者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并在国家治理各个方面得以体现。有学者从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百年探索出发,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强调要在阐释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效能的同构互构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可行机制。有学者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社会组织政策的百年变迁及其逻辑,认为政策环境变化、党的政治理念转变、社会组织形象改变、海外经验借鉴是中国共产党社会组织政策变迁的逻辑根源。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是中国政治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制度力量,决定了执政党在中国政治传播的交流中占据“主体”地位,并成为维护交流秩序的主导行动者。

很多学者认为,高度重视以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学者认为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党将其执政使命和奋斗目标具体化、实践化和时代化的重要政策工具。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坚持以有效的过程治理促进长周期治理绩效,促进接续发展和治理创新的有机统一,促进积极政府与有效市场优势互补,是“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之一。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五年规划实现了公共价值创造,分别经历了以经济价值创造独大到以经济价值创造为主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等其他类型价值创造为辅,再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等均衡融合共创的过程,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多层嵌套的公共价值创造体系。

对国家治理中具体个案探讨也是本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学者通过对正在进行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实验区案例考察,分析了基层社会治理运作过程中如何通过党建来突破原有科层制,进而有效衔接社会主体并实现末梢治理的制度逻辑。有学者通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考察,分析了党组织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认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当中,党组织对资本配置方式有所不同并且呈现出差异化分布。有学者对于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的实现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国企上级党组织、国企党委(党组)和国企基层党组织在企业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环节存在着纵向分工合作的关系,形成了“分层嵌入”公司治理结构参与公司治理的形态和机制。

二、关于百年大党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日益完善,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彰显出独特优势。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有学者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过程中,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认为全过程民主本质上是一个立体概念的民主。有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道路探索及新型民主的协商性特征进行分析,认为中国既探索出了一条人民民主的新路,又在民主的形态上凸显了它的协商性特征,从而创造出了一种注重协商的民主新型态。有学者结合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过程分析了合作政治的问题,并对合作政治产生的背景、运作机制以及未来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要理解中国政治,解决中国的政治问题,实现中国政治的科学发展,就需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合作政治问题。建设法治国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围绕新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曲折历程与大国法治的未来走向进行探讨,认为政治学应该加强对法治国家建设的系统研究。

专家学者们强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在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注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创新理论和发展实践的统一、加强领导和凝聚力量、战略部署和实践征程的统一、系统性和重点性的统一等多方面的经验。有学者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史,探讨了中华民族的性质、特点以及定位,从而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提供了一种政治学意义上的理论解释。有学者结合最近几年的群团组织改革实践,探讨了群团组织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理念,党自身坚强的领导力是抵御自然灾害的显著政治优势,而积极进行防灾建设是抵御自然灾害的根本途径。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传播制度变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与秩序两个维度持续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体现了中国政治传播的“权威性沟通”模式在不断吸收“表达性沟通”模式经验的同时,也在摸索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经验。

专家学者们认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要完善党的领导机制体制,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把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就必须重视对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以及相应的政策、策略的研究。有学者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价值取向。有学者结合对《共产党宣言》的话语分析,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哲学基础进行了探讨。有学者从责任政治的角度探讨了以负责任的政党构建负责任的政治的议题。有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反分裂斗争的理念逻辑、方略模式与经验启示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反分裂斗争始终坚持大一统历史观的历史逻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的实践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治理逻辑的理念,根据不同分裂势力、不同时间情势、不同历史发展等开展具体的反分裂斗争,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反对国家分裂的两种模式,即民族区域自治模式和“一国两制”模式。有学者论述了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建设,认为在未来中国的政党建设中,要充分认识新兴技术的两面性,积极推动新技术在党建中的应用,强化政党的政治目标和治理意义。

在当今中国,作为最高政治力量,党的全面领导已经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保障。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有学者从社会组织发展变迁的视角,认为历史与政党作为区别于西方政治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两大变量,塑造了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走向“协同社会”而非“公民社会”的方向。有学者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工作机构沿革的视角,认为新时代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需要提升成员单位协调议事的日常化,并围绕乡村振兴精密的指标体系制定微观政策;将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府农业农村机构,有助于提升后者在当地工作中的地位,从而彰显了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有学者从中国共产党塑造人民军队百年伟业的内在逻辑的视角,认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成为破解中国现代化难题的一把重要钥匙,超越了国防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零和博弈的困境,坚持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构成中国道路的重要内容。还有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考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干部任职价值导向,提出了党的组织人事部门应实现职位选择与理念教育、任职待遇与信息公开、传统文化与社会舆论等三个方面的结合,以增进党员干部任职的谦虚谨慎、公信力和道德约束力。

三、关于百年大党与世界变局

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围绕中国政治学如何深刻理解这种世界变局,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交流。有学者认为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学界要密切关注世界大国的变化,系统总结世界政治发展和国家兴衰规律。有学者围绕中国特色政治学在国际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认为今后应当更加关注世界大国成长道路、区域国别全覆盖、全球治理研究细化等多个领域。有学者认为随着中国崛起,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需要更加重视中国政治学的理论构建和传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从中华文明和中国道路中汲取丰富的资源,建构具有主体性和原创性的理论。

专家学者们指出,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需要我们从理论上更加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化。有学者认为大变局时代是中心国家开始向边缘国家的运动,边缘国家开始向中心国家运动的整体变动态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选择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并逐步凸显了明显制度优势。有学者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总结了国际统一战线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宝贵经验,指出中国当前应构建以应对中美战略博弈为焦点的国际统一战线,明确统战对象,深入研究不同国家的国际立场与战略选择,区分可以团结、需要分化与努力争取的国际力量。

专家学者们强调,当今世界的变局百年未有,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新的风险挑战。世界各国如何顺应时代潮流,齐心协力应对各种风险成为当前全球治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有学者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破解全球公共物品的供给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它基于平等原则、有限功利原则、包容原则的合作理念,不仅可以有效协调国际社会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关系,还能够提升全球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的包容性、公正性与参与性,最终破解全球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合作难题。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的大国转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时代选择实际上就是思考如何打破国强必霸的逻辑,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学者分析了大变局时代新型国家治理能力的结构与策略,认为迎接新的发展阶段、提供新的发展动力、解决新的社会矛盾、面向新的智能时代、构建新的世界秩序,必须构筑高质量发展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社会治理能力、数字治理能力、全球治理能力,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次会议结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开辟的道路和积累的经验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从政治学的角度对百年大党与国家治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及世界变局等相关问题,提供了多方位的理论思考。对于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作者:任勇,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市,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