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政治学研究》2022年第3期(总第164期)目录
  • [摘要]目录研究阐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国家建构逻辑...燕继荣王江成(3)试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能力基础——兼论规划治国与规划治党...祝灵君(14)中国共产党坚持天下胸怀的理论与实践...吴志成刘培东(23)学术前沿民族与政治的纠缠及政治学的认知...周平(37)民众“心中”和“眼中”的腐败——框架阐释理论视角下民众腐败感知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徐法寅(49)中国公共政策调适性稳定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陈水生祝辰浪(61)统筹发展和安全:概念演化与理论转化...钟开斌(74)统领式改革:新时代党政体制的结构功能分析——基于A省的案例研究...王清刘子丹(88)思想史研究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孙晓春(97)经验的归经验,规范的归规范——如何走出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危机...黄晨(106)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及其时代弘扬...吴潜涛沈茹毅(115)伟大建党精神政治功能研究——基于政党理论视角的分析...柴宝勇黎田(125)治理研究项目化治理:城市化进程中的县域政府行为研究...田先红(136)智慧政治语境中市域社会治理的逻辑与路径优化...赫曦滢(148)
  • 本刊编辑部
  • 全文[ PDF 255452.0 MB ] 2022.3(7):1-2  共有 1882 人次浏览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国家建构逻辑
  • [摘要]完成以现代国家建构为核心的国家转型,实现国家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现代国家凸显主权性、国民性和人民性等现代性特征。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领导人民构建了现代“新国家”的框架:一个在国际体系中保持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一个融合多个民族,承载和推动国家整体性发展的中华民族的现代国家;一个体现“人民性”的社会主义富强民主国家。这三大历史任务互相交织,共同塑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逻辑:即以“革命建国”为路径的独立统一逻辑,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民族复兴逻辑,以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为保障的人民性逻辑。今天,中国现代国家的自主性、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制度及其绩效的人民性获得显著提升。目前,中国共产党制定了2035和2049年的国家发展目标,未来还需增强国家的整合能力和治理能力,提高不同民族的国民身份认同,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制度与政策的认同。
  • 燕继荣王江成
  • 全文[ PDF 1295265.0 MB ] 2022.3(7):3-13  共有 884 人次浏览
  • 试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能力基础——兼论规划治国与规划治党
  •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把“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主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何以可能?正如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政党长期执政提供制度依据,社会主义制度为共产党长期执政也提供了制度前提,然而,仅有制度依据也不能保证党的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找到人民共同意愿和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计划)有阶段有步骤地实现这些共同意愿和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能力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初心使命、党的代表功能,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成功实践也表明,“最大公约数”政党能够成为当今世界政党类型学的一种定义和选择。
  • 祝灵君
  • 全文[ PDF 1742924.0 MB ] 2022.3(7):14-22  共有 597 人次浏览
  • 中国共产党坚持天下胸怀的理论与实践
  •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天下胸怀是马克思主义“为全人类求解放”理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彰显了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使命责任。党的天下胸怀具有深远的文化渊源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并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影响的增强而不断扩展深化。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促进全球善治提供了中国智慧与方案,为人类社会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这一先进世界观基于地球村时代人类命运与共的客观现实以及天下一家的整体性共识和包容性特质,超越时空范围、问题领域与政治制度,成为党的天下胸怀的当代表达。面对世界百年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中国发展促进世界发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支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全球抗疫合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展现了党的天下胸怀。
  • 吴志成 刘培东
  • 全文[ PDF 1742924.0 MB ] 2022.3(7):23-36  共有 547 人次浏览
  • 民族与政治的纠缠及政治学的认知
  • [摘要]民族是人类聚族本性的表现及其具体形式,政治是人类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机制,二者在人类的发展中皆具有恒久性,并经由社会这个环节而相互纠缠,各自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存在,并具有由对方的嵌入而形成的内涵。随着民族对政治影响的日渐凸显,政治学开始关注民族政治现象,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政治学,则构建了关于民族政治现象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体现了政治学对民族政治现象认知的自觉。目前,为了对近年来一系列前所未见的民族政治现象的出现及其对现代国家体制和国际格局形成的挑战具有解释力,民族政治学又开启基于民族与政治关系的底层逻辑而认知民族政治现象,从而提升自身的知识品质并实现迭代发展的努力。
  • 周平
  • 全文[ PDF 1339563.0 MB ] 2022.3(7):37-48  共有 551 人次浏览
  • 民众“心中”和“眼中”的腐败——框架阐释理论视角下民众腐败感知的...
  • [摘要]民众腐败感知与实际腐败状况存在差异并具有政治影响,因而,考察腐败感知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强调外在信息因素的同时,现有研究虽然也开始关注民众认知方式的作用,但是仍未全面分析民众的腐败认知方式及其影响,也未考察外在信息与认知方式的关系。在戈夫曼的框架阐释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和大众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形成性框架阐释理论”和对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民众的腐败感知是外在信息和阐释框架共同作用的结果,腐败界定的宽泛程度和对腐败的政策性归因倾向对腐败感知都有显著影响;而且,外在信息对阐释框架具有形成性影响,因此不仅会对民众的腐败感知产生直接效应,也会通过腐败观念和腐败归因对民众的腐败感知产生间接效应。这一分析在理论上提出的“形成性框架阐释理论”可以在一般意义上理解民众的社会感知,在实践上对于提高民众的清廉感知、促进政治稳定具有参考意义。
  • 徐法寅
  • 全文[ PDF 1349823.0 MB ] 2022.3(7):49-60  共有 595 人次浏览
  • 中国公共政策调适性稳定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 [摘要]政策多变和政策固化是公共政策中一对永恒的矛盾,学界对政策稳定性尚缺乏系统研究。政策稳定性的价值不言而喻:其是实现政策目标、维护公共利益、引导行为预期、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利益竞争、路径依赖、政策更新和政策周期等视角下的政策稳定体现了“变”与“常”的内在关联与持续张力,在政策实践中表现为维持型稳定、政策不稳定、政策固化、调适性稳定和政策转向等多种形态。公共政策的调适性稳定是政策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精妙平衡与和谐共生,内蕴政策理念的和合贯通、政策内容的调适稳健、政策过程的连贯衔接、政策体系的配套协同等机理。实现公共政策的调适性稳定,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因需而变的发展策略,增强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适配性,强化公共政策制度体系的敏捷性,提升公共政策生产的科学理性,重视公共政策利益分配的均衡性,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执中致和、均衡稳定、动态调适和科学高效,从公共政策层面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
  • 陈水生 祝辰浪
  • 全文[ PDF 1563185.0 MB ] 2022.3(7):61-73  共有 706 人次浏览
  • 统筹发展和安全:概念演化与理论转化
  • [摘要]发展和安全是困扰国家治理和人类进步的重大难题;能否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关系人民福祉、国家兴衰和历史走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创新理论,强调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良性互动。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评估-战略规划-战略实施”的战略管理分析框架,用时代主题、政策导向、行动策略三个指标分别来测度环境评估、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的情况,刻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展和安全关系的演进过程,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发展和安全理论的提出过程。研究发现,随着时代主题和国家政策导向发生变化,我国在发展和安全关系的处理上先后经历了以避免挨打为中心的生存型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型安全(改革开放后至党的十八大)、发展和安全并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大阶段,统筹发展与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目标。
  • 钟开斌
  • 全文[ PDF 1625089.0 MB ] 2022.3(7):74-87  共有 515 人次浏览
  • 统领式改革:新时代党政体制的结构功能分析——基于A省的案例研究
  • [摘要]党政体制是中国政治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国的党政体制呈现何种形态的议题,学术界分别从政党韧性论和政党调适论展开分析,但既有研究难以回答新时代党政体制的最新调整。A省机构改革的典型案例,揭示了新时代党政体制的“变与不变”。从结构来看,中国形成了以党委(组)领导制为核心,以归口管理和小组为支撑的一核双翼党政结构。从功能来看,一核双翼党政体制解决了三重政策困境:推动部门决策走向统筹决策;促使地方政府避免政策执行偏差,忠诚执行政策;督促行政压力转变为政治压力。中国共产党通过统领式改革,实现了执政党向国家的嵌入和对国家的统领。
  • 王清 刘子丹
  • 全文[ PDF 1072073.0 MB ] 2022.3(7):88-96  共有 717 人次浏览
  • 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 [摘要]思想史研究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传统政治思想包含着古往今来的人们共同关心的思想主题。割断古今和回归传统的学术取向都是不可取的。准确理解历代思想家的思想学说,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对传统政治思想的准确理解首先应该从解读历史文献做起,应该完整地把握思想家的理论体系,切忌穿凿附会,望文生义。在现代化历史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应该承担起应有的历史责任,在价值层面上深入挖掘历代思想家共同关注的思想主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持。
  • 孙晓春
  • 全文[ PDF 1048481.0 MB ] 2022.3(7):97-105  共有 392 人次浏览
  • 经验的归经验,规范的归规范——如何走出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危机
  • [摘要]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的知识基础,然而作为学科的政治思想史却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存在难以证明自身价值、影响知识积累的四类典型问题:“思想介绍”“贴标签”“虚构思想史”和“替代政治史”。因而,政治思想史研究应当确立经验导向和规范导向两种不同的价值标准:经验导向旨在还原历史真实,可以在“思想—思想”“社会—思想”“思想—社会”等三个方向做出解释;规范导向旨在提出新的命题,以发现“更优的规范性概念”和“更优的论证”等两个方向为评判标准。合理的政治思想史学科体系,不仅有助于政治思想史研究真正形成知识积累,也将为政治学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 黄晨
  • 全文[ PDF 1192289.0 MB ] 2022.3(7):106-114  共有 403 人次浏览
  • 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及其时代弘扬
  • [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正确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属性,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前提,也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依据。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对中国共产党政党组织创建实践的客观反映,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人生革命实践的反映,集中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根本宗旨、最终目标和行动纲领,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形态,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党创建过程中不同时期形成的精神形态的高度概括和凝练,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认识把握的理论升华和智慧结晶。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在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就要以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为榜样,把广大党员个体锤炼成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保持党员队伍活力;就要从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系中,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和恢宏视野来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
  • 吴潜涛 沈茹毅
  • 全文[ PDF 1373344.0 MB ] 2022.3(7):115-124  共有 394 人次浏览
  • 伟大建党精神政治功能研究——基于政党理论视角的分析
  •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处于开篇地位,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建党意旨、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的系统概括,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赓续革命精神血脉提供了丰厚滋养。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语境考察,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功能彰显于政党形象的建构与呈现、政党话语的生成与传播、政党文化的培育与弘扬、政党认同的塑造与强化、政党规范的表达与实践等多个维度。探究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功能,有利于深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出场逻辑、思想内涵与实践基础。
  • 柴宝勇 黎田
  • 全文[ PDF 1424786.0 MB ] 2022.3(7):125-135  共有 398 人次浏览
  • 项目化治理:城市化进程中的县域政府行为研究
  • [摘要]近年来,中国县域城市化突飞猛进。县域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县域政府通过谋项目、争项目、建项目,搭建项目平台,以项目作为枢纽,将县域内的融资平台、企业、银行和民众等治理主体整合进入项目“治理共同体”中,撬动和统合土地、财政、金融、产业和公共服务等资源要素,激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快速推动县域城市化进程。对于县域政府而言,项目不仅是资金,而且是一种统合工具和思维方式。项目思维已经深深渗透到县域政府的行为之中。县域政府的项目化治理行为激活了县域体制优势,推动了县域城市化,展现出明显的公共性,但受困于政绩冲动,出现不少短期行为,潜藏着财政、金融和社会风险。
  • 田先红
  • 全文[ PDF 1472636.0 MB ] 2022.3(7):136-147  共有 491 人次浏览
  • 智慧政治语境中市域社会治理的逻辑与路径优化
  • [摘要]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分支,是勾连顶层治理和基层治理的“神经中枢”。智慧政治语境中的市域社会治理是由数字治理、公共管理共同作用的生态系统,是跨领域、多层次、全民性的复杂性过程,具有赋权、赋能和控制三种能力,需要对政府角色、参与主体和市域治理结构、规则、权责等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在实践层面,要超越科层治理、分权治理与合作治理的单维逻辑,遏制城市治理的无序,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就要求加强政府的增量式赋权,通过下沉权力与资源,转换政府职能,实现责任与权能的动态调节;加强多主体的协同共生赋能,寻求私人与公共、政府与社会、统筹与多元之间的平衡点;加强外部整合重构控制,以模块化改革矩阵为切入点,突出全能力建设。
  • 赫曦滢
  • 全文[ PDF 1630544.0 MB ] 2022.3(7):148-159  共有 477 人次浏览
 1